分類:投稿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發布時間:2023-04-18
他出身于阜南縣一個書香門第,因受貧窮困擾,收過酒瓶、擺過地攤,滿腹的生意經;大學畢業后,他毅然放棄“鐵飯碗”,只身一人南下深圳創業;經過十多年辛苦打拼,他終成大器,成為業界聞名的“印刷大亨”。
陳青海,深圳遠大印刷集團董事長,一個懂生活、有品位、有思想,一直站在時代前沿的商界“弄潮兒”。
出身書香門第的“生意精”
3月17日下午,伴隨著淅淅瀝瀝的春雨,記者來到位于阜陽循環經濟園區的深圳遠大印刷集團阜陽分公司。
進入廠區,一座裝修精致古樸、徽風徽韻的辦公樓映入記者眼簾。灰磚白墻、秸稈材質做成的窗簾、看上去頗有些年代的紅木家具、到處懸掛的書法作品……無不彰顯著這家企業的文化氣息。
在三樓的一間辦公室,記者見到了這家企業的掌門人——陳青海。初見陳青海,打扮入時,談吐溫文爾雅,頗有儒商風范。當談及為何將廠區裝修成古典風格時,陳青海詼諧一笑說:“這和我從小的生長環境有關。”
1973年,陳青海出生在阜南縣王化鎮一個書香門第,家中三代都是知識分子,在當地威望很高。從小,陳青海便受到父母的諄諄教誨:“只有好好讀書,才有出路。”
由于受家中人口多等的影響,孩童時期的陳青海雖然精神生活很富足,但物質生活卻很貧乏,飽受貧窮的困擾,最困難時,家中連炸魚的油都沒有。受此環境影響,陳青海對傳承書香香火并沒有多大興趣,而是立志要當一名成功的商人,通過經商改善家庭的生活狀況。
“也許上天從我出生開始就要把我塑造成一個生意人。”陳青海說,小時候他就具有比同齡人敏感的經商意識,經常能從大家不以為然的地方嗅得“商機”。在那個年代,市場流通并不發達,陳青海時常挨家串戶地在附近的集鎮遛,去詳細了解居民的需求。然后再分別到附近的集鎮去進貨,從中賺取差價。就這樣,不到一年時間,陳青海成了小伙伴們中的“土豪”,大家對他都很崇拜。“那時候小孩子兜里能有幾分錢就不得了了,而我經常懷揣好幾元‘巨款’,那真是一種美妙的感覺,我也切實體會到金錢帶來的好處。”
南下深圳創業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正值中國改革開放進行地如火如荼之際。通過努力,陳青海考上了省內的一所高校,在填寫專業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市場營銷,為的就是通過系統的商業知識學習,方便日后在商海中能夠劈波斬浪。
期間,陳青海并沒有停止做生意的步伐,為了掙學費和生活費,節假日,他收過酒瓶,去河南拉過煤,到陜西賣過元宵,雖然很辛苦,但他卻很享受掙錢自給自足的過程。
1998年大學畢業后,頭上頂著“天之驕子”光環的陳青海本可以通過學校分配,回到家鄉端一個“鐵飯碗”,過上旱澇保收衣食無憂的生活。但,這對于他來說,并沒有多大的吸引力。在那年夏天,他收拾好行囊,毅然踏上了南下的列車,來到了那個年代讓無數青年趨之若鶩并視為遍地是黃金的創業“圣地”——深圳。
但深圳真的到處是黃金嗎?答案肯定不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句話在陳青海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來到深圳后,銳氣并發且有些自視甚高的陳青海由于語言不通等原因,四處碰壁,很快便花光了帶來的所有積蓄。不得已,他和當時很多外出務工的農民工一樣印刷名片印刷廠,吃過剩飯,睡過錄像廳乃至馬路。陳青海說,和生活上的窮苦潦倒相比,內心的失望和掙扎才是最痛苦的。在很多個夜晚,望著馬路兩邊的燈紅酒綠,他經常在心里問自己:“這就是我所追求的生活嗎?難道就這樣放棄嗎?不,我一定會像深處在這高樓大廈里的人一樣,獲得成功的”
陳青海說,期間,很多和他一樣懷揣著創業夢想的大學生都因為現實的不如意打了退堂鼓,在堅持一段時間后選擇了放棄。但他卻橫下了一條心:不混出個樣子來,無顏見江東父老!而這,正造就了他日后的輝煌。
從業務員到“印刷大亨”
為了生活,陳青海后來到深圳的一個派出所做了一名社區片警,但因為離目標太遠,僅干了5個月,他便選擇了辭職,來到了一家香港貿易公司做營銷策劃。因為專業對口且頭腦靈活,陳青海頗得老板賞識。
在跑業務的過程中,名片是很多業務員消耗很快的用品之一,也成了公司辦公經費中的很大一筆開支。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陳青海發現,公司所做的名片在香港印一次需要200元,但在內地僅需40元,這讓他看到了很大的商機,加之對印刷技術的濃厚興趣,陳青海開始嘗試涉足印刷行業。
初始,陳青海僅為之前合作的印刷店跑單印名片,憑借著之前在貿易公司積累的很多客戶資源和良好的口碑,他又將業務擴大至為一些港臺企業大批量印刷送貨單。進入新世紀后,大陸商業風生水起,港臺地區企業經營困難,陳青海的業務量也大幅度下降。此時,陳青海清醒地認識:不轉型只有死路一條。
這次,陳青海將目光聚焦在了服務行業上。他并不單純地為客戶印制產品,而是為一些酒樓進行菜單、宣傳單等的整體策劃、設計等一站式服務。很快,他的這種服務理念由于方便、快捷,受到了歡迎,訂單量不斷增大。
2003年1月1日,陳青海正式成立“深圳創意公司”,也就是遠大印刷集團的前身。隨后,陳青海并不滿足于其他印刷廠的代加工,傾其所有,建立了自己的印刷廠,成立了集設計、生產、營銷等為一體的印刷公司。
幾年后,伴隨著沃爾瑪、大潤發、家樂福等全球500強企業不斷入駐中國,陳青海從中看到了更大的商機。他將業務范圍由那時日漸蕭條的服務行業轉向這些商業巨頭,與不斷興起的大賣場合作印制DM單、海報等;為了擴大生產能力,他不惜代價,斥資上千萬元,相繼購買了具有國際水平、全國領先的八色4+4商業輪轉印刷機、平板四色印刷機、德國全自動馬天尼騎釘聯動線等設備;花重金從國外聘請專家,向員工傳授國際一流的印刷技術。
十年磨一劍。如今,陳青海一手打造的深圳遠大印刷公司已從當年名不見經傳的小作坊,變成了一家從事造紙、設計、策劃、印刷、包裝為一體的多元化印刷集團,與各服務企業建立了幾百個銷售平臺,產品暢銷于北京、上海、浙江等20多個省市,為廣東省印刷十強企業,2016年預計銷售額達上億元。
經過近20年的奮斗,陳青海也由當初睡馬路的業務員印刷名片印刷廠,搖身一變,成為業界赫赫有名的“印刷大亨”。
印刷業要不斷創新
在深圳打拼的十多年間,陳青海也一直關注著家鄉的經濟發展。近年來,伴隨著我市“鳳還巢”工程的不斷推進,相關招商部門負責人向陳青海拋出了橄欖枝,雙方很快一拍即合。
2013年5月18日,第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遠大印刷集團帶著文化科技融合發展的最新成果精彩亮相,并與我市成功簽訂年產5000噸系列彩印、書報刊文化產業項目,成為那屆文博會上安徽省唯一的一家簽約的印刷企業。
2014年底,日產50萬本書刊、雜志、報紙的阜陽遠大印刷公司一期工程便建成投產,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中,建成后將主要生產包裝類、數碼快印、政府會刊等印刷品,覆蓋所有印刷業務。
在談及為何在阜陽開設分公司時,陳青海告訴記者,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根”在這里,多年來雖然一直飄蕩在外,但一直想著能夠回家鄉干點事;另一方面,阜陽是一座正在快速發展的城市,發展前景甚好,市場潛力巨大。
以商業為例,近年來,諸如萬達廣場、大潤發、蘇果超市等全國連鎖商超不斷入駐阜城,這些企業都有著巨大的宣傳單印刷需求,且阜陽四通八達的交通,上千萬的人口紅利,市委市政府對于招商引資各種政策的扶持……這些,都讓陳青海看到了阜陽印刷行業良好的發展前景。
“有人說印刷行業是個夕陽產業,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面對記者的提問,陳青海思索了一會,冷靜地表示:“確實,隨著人們的閱讀習慣改變和環保意識的增強,對印刷行業確實帶來了一定沖擊,但這并不意味著印刷行業會消亡,畢竟在很多地方,紙質物品仍是不可替代的。但面對不斷變革的市場,印刷企業一定要居安思危,不斷改革創新。”
在3月4日舉行的阜陽市文化產業協會大會上,阜陽遠大印刷公司當選為副會長單位。陳青海說,協會的成立正是阜陽各印刷企業發展的一個良好契機,有助于各印刷企業和相關文化企業形成聚力,主動交流經驗,提升阜陽印刷企業的檔次和知名度,拓寬業務范圍,推動全市印刷乃至整個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立志打造百年文化企業品牌
通過和陳青海一段時間的交往,記者發現他是一個特別懂生活、有品位的商人。陳青海懂得茶道、書法、品香,但卻從不飲酒。
陳青海告訴記者,在深圳,企業家們聚會很少喝酒,基本上都是喝茶,大家在喝茶的過程中相互交流心得、經驗,共同成長。此外,大家也都特別注意養生,注重科學化管理,通過一系列休閑娛樂方式減輕經營、管理企業所帶來的壓力。“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作為民營企業的領頭者,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企業的長久發展也就無從談起。”
交談中,陳青海給記者說了這樣一組數據。根據一項研究,中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為3年半,每年有高達10萬戶以上的民企消亡。雖說方生方死是企業正常的現象,但民營企業普遍壽命不長也是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
陳青海說,雖然他所經營的企業已經步入正軌,且不斷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但并不能就此滿足。未來幾年,企業的發展和態勢,并不難預測;但10年后,20年后乃至100年后,企業會是什么樣子,會不會成為這10萬戶消亡的民營企業中的一員?還很難預測。
陳青海告訴記者,他有一個夢想,立志打造一個具有百年文化的企業品牌。因此,如何讓企業在不斷增強的競爭和市場變革沖擊下,一直保持一個良好的發展態勢?如何把企業品牌打造成為家喻戶曉、眾口稱贊的全國乃至全球品牌?這些,是他將來所考慮的重點。(方彬/文 李昭翰/攝)
以上內容來源于用戶投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侵權,聯系我們進行刪除!